12月12日,安徽省企业联合会、省企业家联合会通过线上直播的方式发布了“2022安徽百强企业”、“2022安徽制造业百强企业”、“2022安徽服务业百强企业”榜单。我市9家企业跻身其中,入选数量比去年增加2家,位居皖北第一。(12月13日《颍州晚报》03版)
近年来,阜阳市新能源和节能环保、新材料及绿色建筑建材等特色产业发展势头迅猛,给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。值得关注的是,本次入选“百强”的多家企业是我市着力打造的“十大特色产业”领域的企业,展现出我市特色产业持续发展壮大、支撑作用不断提升。
在众多企业的PK中,我市的“十大特色产业”领域企业多家上榜,侧面反映出新能源和节能环保、新材料、生命健康、绿色食品等特色产业不仅是推动地方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,也是惠及国计民生的新动能。例如,我市企业安徽华源医药集团以138余亿元营收位居全省百强企业第56位,其带动上下游医药相关产业综合效益明显,更是全市医药卫生事业发展惠及民生的体现,凸显了生命健康领域产业发展的强进势头。
特色产业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,在稳定已有成果的基础上,还需要进一步做好加减法。所谓加法,就是继续加大特色产业扶持政策,优化营商环境,把服务延伸到产业链、供应链的各个环节和细枝末梢,在提供高质量服务上持续用力,在增强服务理念上用心、用情,做好提质工作。同时,做好特色产业的招商力度,招商引资、招才引智,为特色产业发展增添后劲,做好增量工作。所谓减法,就是要继续简政放权,取消不必要的审批,对不必要的环节和办事流程,能减则减,能省则省。通过设立民心回应、便民热线等服务窗口,及时公布优化通关流程、发展相关政策、讯息及相关事项办理流程等,让群众少跑腿,信息多跑路。
经济要发展,疫情也要防住。在保持特色产业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的同时,还需要统筹好经济发展和当前疫情防控新政策。疫情发生三年来,各行各业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,随着疫情防控“二十条”和“新十条”的相继实施,各地疫情防控更加精准,也更加科学,疫情对经济的冲击逐步减弱。特色产业发展如何在即将到来的经济复苏中持续发力,继续保持高质量发展态势,当好经济社会发展的排头兵,需要有关职能部门认真谋划,精心准备。
笔者建议,有关部门认真研究相关疫情防控政策,结合我市倾力打造的“十大特色产业”,实施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战略,巩固优势产业领先地位,加快补齐短板,继续推动特色产业高端化、智能化和绿色化发展,不断提高特色产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引领作用。